跑了全国22个省份,这位人大代表为“快递进村”支招

2022年03月07日    中国邮政快递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要“向西去”“向下走”。

“这么多年来,我跑遍了全国22个省份,发现一个特点,在很多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邮政快递业对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特别明显。我认为,‘向西去’和‘向下走’将成为农村物流政策的着力点。”

履职10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交的议案、建议涉及最多的就是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上,赵皖平带来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多份建议。

“邮政快递业是助农增收重要抓手”

近年来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上消费活跃,农村网购群体迅速增长。在日渐完善的农村寄递网络支撑下,2021年全年快件量超1000亿件,其中每天有1亿件包裹是到农村的。赵皖平赞叹道:“了不得!这说明农村快递物流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也意味着整体服务能力要更上一层楼。”

“邮政快递业是助农增收重要抓手。”在陕西、四川、甘肃等地调研的经历让他对这一观点更加笃定。去年,赵皖平到甘肃省定西市一个村庄调研,正赶上马铃薯丰收,田间地头停着好几辆邮政车,还有很多邮政员忙着打包装车。“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马铃薯都通过邮政自有平台销售,不光销路广了,价格也比卖给批发商高,村民增产又增收。”

在用双脚丈量民情的过程中,赵皖平看到了欣喜变化,也注意到农村物流服务存在的短板。很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送效率偏低,缺乏现代运输、仓储、冷链等专业设施,冷链产品难以储存配送,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损耗率高。农村物流主体培育不够,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规模规范化水平低,难以满足需求。再加上现阶段农村物流尚未建立涵盖数据交换、信息发布、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平台,通过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水平的能力较低,信息不能共享。快递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仍存在一定局限,末端规范化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GDP、增加财政税收、招商引资上,对农村物流体系缺乏在资源整合和共享层面的统筹规划,导致出现农村物流技术层面、劳动力层面的双重困境。”赵皖平表示,在全社会物流总额中,农村物流仅占1.3%,我国当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亟须构建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要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均对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作出部署,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赵皖平认为,“向西去”和“向下走”将成为农村物流政策的着力点。

“要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赵皖平建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设计运营模式,规范运行机制。整合现有农村物流资源,做好农村物流节点功能和布局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结构优化的物流网络,强化政府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导向作用。建议对新建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物流仓储项目用地,参照工业用地价格进行招拍挂。对于年营业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专项税收优惠政策。从房租、通行费等方面,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一定支持,建立支持农村物流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对于投入现代化物流设备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置新能源货运车辆的企业进行奖补等。

他表示,要继续在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上发力。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仓配中心、分拨中心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网络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面向农村区域的配送中心。推动各类配送中心开放共享,集约利用物流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完善的农村物流信息体系,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农村物流运作体系,打通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全部环节,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规模化运作,努力实现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零距离沟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赵皖平建议,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农村智慧物流体系。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等,推广并支持物联网、冷链技术、云计算、5G技术、大数据等现代物流技术在农村物流网络中的应用。制定并积极推进仓储标准化、托盘标准化、运输标准化规范。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明确生鲜农产品原料分拣、加工和包装、冷藏储运、包装标识、配送零售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加大对专业化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全面流通。

“各地政府还要在强化人才技术支撑上给予政策倾斜。”赵皖平表示,要精准发力推动校企合作,采取定向招生、订单教育方式,培养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物流人才。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建议对农村物流企业就业的人才及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优惠政策,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营造良好用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