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渐浓,丹东草莓抢“鲜”上市。11月23日,“莓”好生活·与“丰”同行——2024顺丰第二届草莓推介会在辽宁省丹东市隆重召开。推介会上,丹东市振兴区委副书记、区长滕飞表示:“丹东将坚定不移贯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草莓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为强劲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丹东草莓凭借其浓郁芳香与细腻口感,成为广大消费者过年礼赠的年货新宠,也搭建起中国农业连接世界的“莓”好“桥梁”。而这座“桥梁”的形成,离不开快递物流的支撑。以顺丰为例,今年已是其深耕丹东草莓寄递的第十一年,累计发运超2000万件。
超前部署 陆空运能拉满
丹东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非常有利于植物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是草莓生长的黄金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丹东草莓种植面积已达20.1万亩,年产量31.6万吨,每年11月是草莓第一个生长周期第一批果实的成熟期,这时的草莓果实更大更甜,被称为头茬草莓。
为服务草莓销售,顺丰提前部署,持续深入丹东草莓的核心产区,积极开展乡村原产地直发模式,在辽宁丹东开设了13个打包服务中心,占地超2000平方米,并增派多名快递小哥为果农提供从打包到运输的全过程揽收服务,帮助丹东草莓实现“当天采、当天寄”。
为保障草莓运输时效,顺丰制定了多项运输方案,通过科学创新的前置模式与全货机、冷链车直发等多种运输方式,让今年丹东草莓的整体运能提升超20%。在航空方面,顺丰整合了5架全货机,并搭配540条散航流向,日运力峰值高达600吨;借助鄂州枢纽强大的航空运转能力,满足跨省客户的高峰期需求。同时,顺丰积极调拨50多辆恒温冷链车、30多条直发干线、并安排7趟列车专门承运丹东草莓,通过开展串点直发、延长派送时效、按需调整班次,精心梳理和统筹从产地端到末端的每一个细节,实现42条流向次晨达、105条流向次日达、137条流向隔日达。
“近年来,顺丰在辽宁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在物流网络的覆盖上实现了全面升级,更通过冷链物流、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为辽宁农产品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物流保障。”辽宁顺丰总经理邹福利表示。
精准服务 优化用户体验
早上在种植基地被摘下放入筐中;中午被运到分拣中心;下午分拣后,被套上网套装进包装盒和塑封袋,抽真空,随后放进泡沫箱和纸箱,胶带封箱;晚上搭乘“草莓专机”飞往全国各地——这是一颗颗丹东草莓开启旅程的一天。
草莓具有保鲜期短、难储存且容易磕碰受损的特点,从采摘的那一刻,便开始与时间赛跑。为此,快递企业为草莓研发了多款规格的定制化包装。
“我们通过采用4个环节、11道工序、7重保温资源投入,结合‘珍珠棉网套+吸塑盘+包装袋+保温棉+锡纸袋+保温箱’的组合模式, 让每颗草莓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防磕碰保护。同时,在运输端投入全程0至8摄氏度的干线冷藏车、在中转端增设保温暖房与保温笼车、在机场端用保温棉包裹等方式,实现0.094%的冻损率,有效呵护丹东草莓的新鲜品质。”邹福利表示。
据了解,为进一步助力丹东草莓品牌发展,顺丰还借助推介会,为电商、小型商家、直播带货达人、分销商、企业等客群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上游商农户、下游销售渠道的融通;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打造一站式电商销售体系,助力商家实现“供—销—管—运”全环节精细化管理,推动丹东草莓等优质辽宁农产品销往全国市场,为农户农商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
丹东市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打好“政策牌”“定制牌”“运输牌”,推动快递企业发挥供销系统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优化物流服务与产业赋能,助力丹东草莓等农特产品远销多销。同时,将在丹东草莓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打造板栗、燕红桃、软枣等快递服务特色农产品项目,帮助农民把山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送入千万家,为“辽品出辽”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